close

ECFA陰影下的本土產業系列報導2/廉價中國貨重擊 陶瓷重鎮破碎


走進昔日林立衛浴、磁磚工廠的大湖路,路口堆疊成塔的廢棄馬桶,為政府開放政策做了最佳的說明。
站在一品衛浴昔日業績輝煌的老照片前,馬桶哥細數今日老員工一年只能做八個月的心酸。

前言:

ECFA簽署之後,台灣產業至少面臨市場上三大衝擊,一是中國製品廉價傾銷,造成台灣本土產業和國內市場的萎縮,二是台灣產業前往中國遭遇市場更大的進入門檻,三是中國對台灣形成「產業拔根」的態勢。雖有小利,但有大害,台灣將成為中國產業的次殖民地,形同走向黃昏的陶瓷產業,早已深受其害…。

記者陳曉宜/調查採訪

鶯歌火車站湧入逛遊陶瓷老街的人潮,這座二百年歷史的陶瓷重鎮,吸引慕名而來的國內外觀光客。

廢棄馬桶堆成山 連銷毀費都籌不出

陶瓷老街尖山埔路繁華的另一端,昔日比鄰而立,專門生產衛浴陶瓷、建築陶瓷的中小型工廠,如今卻被冷清的廢墟、停擺的廠房所取代;大湖路旁堆疊如矮牆的廢棄馬桶是最新的街道家具嗎?

「一品衛浴」第二代、三友陶磁公司總經理陳建宏說:「那是朋友工廠倒閉後賣不出去的廢棄馬桶,他連銷毀的費用都籌不出來」。他忍不住嘆息,「陶瓷產業是鶯歌陶瓷文化的根,沒了根,賣的只是失根的歷史記憶啊!」

一品衛浴已有五十年歷史,由外號「馬桶哥」陳建宏的父親與伯叔輩創立,是台灣僅存七家衛浴工廠中五家中小型廠之一,百分百經營內銷的修繕市場,市佔率約十%。

馬桶哥指著牆上老照片,看著當年燒製自家衛浴的老煙囪,驕傲地說著當年「一品衛浴專車」進出繁忙的景象。他望著堆滿廠內的臉盆、馬桶說:「去年十二月工廠就已提早過年,馬桶多到賣不出去,實在無法再讓員工來上班。自開放中國衛生陶瓷進口,工廠已從八十多人裁到四十人,一年僅生產八個月,四個月無薪休假,一旦簽ECFA,中國貨進口關稅再降,恐怕只有關廠一途」。

「再怎麼賣都不可能比中國便宜」

馬桶哥說,台灣的成本再怎麼壓,一個馬桶最便宜也要三百多元,但中國貨只賣二百,台灣臉盆一個最少二百,中國卻有一百多元的。政府急著簽ECFA,說要打開中國市場,卻不知我們根本沒能力進軍中國市場,且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連「和成衛浴」這種大廠都無法在中國穩定生存,從中國敗興而歸的陶瓷廠更不計其數,「我們這種小廠怎麼打得過去?再怎麼賣都不可能比中國便宜」。

ECFA一簽 內銷市場被中國吃光

馬桶哥說,衛浴設備原本就是內銷市場產業,ECFA一簽,整個內銷市場,尤其修繕和一般非高價位的新成屋市場,很快就會被中國吃光光。「以後只好關了工廠,轉型做中國貨的進出口貿易,不知道這是否就是政府要我們做的『轉型』?」

馬桶哥指出,政府只會拿吃不到的中國市場要大家畫餅充饑,卻不知拓展、鞏固內銷市場才是當務之急,現在連一般公家單位維護管理的公廁,都不愛用國貨,每次看到公廁裡盡是越南馬桶,就覺得很心酸!

「敬請支持國貨、請給台灣勞工工作機會、台灣製造」,這是馬桶哥為自家產品做的廣告標語,瓦楞紙做的粗糙包裝,比不上第一名模林志玲的美麗臉龐,卻同樣期望在走進黃昏之前,微笑地延續鶯歌最原始、根本的傳統產業文化。

----------------------

黃昏產業難撐 磁磚廠紛熄燈


佳和磁磚總經理陳世振說:我 不能再讓員工失業,我要讓我的孩子繼承家業。

記者陳曉宜/調查採訪

民國六十年後,鶯歌開始林立磁磚廠,成為台灣建築陶瓷的主要供應地,當時的規模與產量,遠大過現在充斥鶯歌的日用陶瓷與政府大力培植的藝術陶瓷。而今,三百條窯的榮景,僅存五、六十條運轉,家家戶戶從阿嬤到囝仔工,整條做家庭代工的街景記憶,早淹沒於廢棄工廠淒涼的荒煙蔓草間。

佳和—坐落大湖路上的磁磚工廠,在第二代總經理陳世振的堅持下,繼續開窯運作,但六條窯的生產線,只剩三條;曾經一個月九千萬的業績,現在不到二千萬;六百多人的工廠,剩下一百多人。相對於王子窯業、中泰陶瓷等地磚廠關門倒閉,陳世振憑藉著父親當年創業的辛勤與毅力,他說「我不能再讓員工失業,我要讓我的孩子繼承家業」。

但信心擋不了中國貨,更擋不了ECFA。陳世振說,現在還未開放中國磁磚進口,但市場早已充斥從第三地轉進的中國貨,中國隨便一條窯就有二百多米,台灣頂多六十米,一塊六十乘六十公分的拋光石英磚,台灣成本一百元,中國只要三十多元,如果ECFA開放中國貨進口,「我們會被大陸打死啊!」

即便台灣市佔率屬一屬二的白馬磁磚,碰到中國貨都得走避。白馬磁磚營業處經理楊瑞明說,拋光石英磚根本做不過中國貨,白馬已幾乎不賣。

白馬曾在李登輝時代配合「南向政策」設廠越南、馬來西亞,但就是堅持不設廠中國。然而,馬政府的兩岸開放政策,讓白馬這樣的本土廠商,停止幾年前在台灣大手筆投資的新廠運轉。

面對如此險惡環境,政府該如何伸出援手?楊瑞明坦言,台灣磁磚產量曾是世界前五大,技術早已達歐洲水準,不需政府協助技術升級,資金也不缺,缺的是投資勇氣,就算是市場行銷,政府也不會比業者更懂。他無奈地說,「政府唯一能做的是關廠協助吧!」
--------------------
鶯歌陶瓷大街 8成是中國貨


鶯歌陶瓷大街隨處可見中國陶瓷品。

記者陳曉宜/調查採訪

面對鶯歌衛浴、磁磚等陶瓷產業的蕭條,現在支撐鶯歌陶瓷大鎮美名的,是鶯歌陶磁博物館的歷史記憶?還是陶瓷大街上琳琅滿目的碗、盤、茶壺、裝飾品?

台北縣鶯歌鎮陶瓷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張素燕,和弟弟張國源經營「滿月圓陶瓷商行」,身為陶瓷產業第三代,家族過去經營的十八家茶壺工廠全都關了,改成店面經營觀光客生意,賣的是來自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的進口餐具,還有自家工廠庫存十萬件、幾年都賣不完的茶具。

張國源說,自從政府大力推廣鶯歌陶瓷觀光後,銷售量真的衝高很多,卻沒有賺得更多,因人潮多、銷量多、中國貨也多,這「三多」使得產品走低價化競爭,盤子原本一個一百元,開放進口日用陶瓷後,中國製只要三十元,手拉坏以前一個一千五百元,中國製只賣八百元,客人因無法分辨產地與品質,多數選擇低價購買。

所以是否該建立區隔台灣鶯歌與中國生產的制度,保障消費者權益,也保護Made in 鶯歌的合理價格呢?張素燕嘆氣說,鶯歌已經沒有產製餐具的工廠,茶具工廠也剩下不到一成,「工廠幾乎都關了」,根本支撐不了觀光人潮的需求量,所以現在的鶯歌陶瓷大街,八成以上都是中國貨,「但我們不能說、也不敢講」,怕一夕摧毀了「鶯歌陶瓷」的形象魅力。

張素燕說,看著同業賣中國低價貨品搶生意,他們也曾動搖,但父親堅持不肯,想當年家族工廠可是三商百貨茶具的主要製造商,如今一百五十元的茶壺碰上中國貨只剩五十元的價碼,工廠只好一間一間關,家族成員也只能慢慢轉成貿易商,唯一堅持的,就是不進口中國產品。

的確,在文建會扶植下,鶯歌藝術陶瓷仍繼續創新發展,但令人擔憂的是,中國陶瓷名家作品,也已悄悄進入鶯歌陶瓷大街某個角落商店,政府一味砸錢行銷觀光,卻任由支撐鶯歌陶瓷文化的根本產業逐漸凋零;如果鶯歌陶瓷文化,只靠著販售歷史記憶虛偽的存在,那麼鶯歌陶瓷大鎮,最終將成進出口中國陶瓷的次殖民地。

 

轉錄自 自由時報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戴獵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