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目:《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涂照彥,台北,人間出版社,二零零三年一月。

 

一、作者簡介

涂照彥,1959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商學系,1962年起留學日本東京大學經濟學研究科、1972年獲東京大學博士。曾任教於佐賀大學、新潟大學、台灣大學、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名古屋大學及國學院大學等。涂教授的研究領域包含NIEs論、環日本海經濟研究、華人經濟圈等等,代表性著作包括《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東洋資本主義》、《台灣的選擇-兩岸問題與亞洲的未來》。於2007年辭世。

 

    作者的研究脈絡師承自新渡戶稻造殖民政策講座「人道主義」、「國際和平」的基調,再到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的台灣》,接續到楊井克已教授重視國際經濟整體的全架構之獨創史觀,以及川田侃教授江經濟學引進國際關係。揉合以上的脈絡,作者先後師承楊井教授吉川田教授,而兼有兩種方法的基礎,成為其在相關問題研究上的有利工具。

 

二、內容重點

    本書試圖從經濟學的層面作為切入點,來觀察台灣經濟在日本帝國主義殖民政策下,各階層所受到的影響與改變。其處理台灣殖民地經濟問題的讀史觀點,傾向將台灣被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的問題,放到國際範圍的東亞區域,用較大的視野來檢視。並將重點放在殖民地與殖民者雙方在經濟學領域、治理政策、歷史因素與背景,去做交互討論。從經濟學的觀點與角度,去觀察日治時期殖民者的經濟勢力,在遭遇台灣本地地主集團勢力時,如何適應與配合統治政策,而達成在台灣獲利的目標。

 

    作者試圖在對:1殖民地台灣經濟上的資本主義化與殖民者日本自身資本主義發展過程的關聯,2、試圖從日本帝國主義統治的外在壓力以及台灣經濟內部的殖民地化來描繪台灣殖民地經濟的全貌,3、試圖以台灣經濟為中心研究對象去思考問題,4、台灣本地傳統社經結構對日本殖民者試圖將台灣資本主義化的制約,5、從日本資本的進入與統治以及台灣本地資本的抵抗及弱化的對抗關係去思考台灣經濟的殖民地化。等問題的認識之上,去對日本統治下的台灣經濟被殖民地化過程的全貌及變化進行解析。

 

    在參考重要前人研究方面,作者指出:雖然殖民地台灣在日本資本主義的發達以及帝國主義的發展上,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但不論我國或是日本,在對台灣殖民地經濟這一方面的研究積累,過於貧乏且有許多空白。以至於主要的研究成果仍停留在四十年前矢內原忠雄的《帝國主義下的台灣》的研究範疇。以下則分別討論三項較主要的參考資料。

 

    首先是矢內原忠雄的《帝國主義下的台灣》。此書在台灣經濟分析有三個主要理論成就:1、將台灣經濟定位於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之下,明確了佔領殖民地台灣的日本資本主義的歷史性質,2、將台灣資本主義化過程中,日本所進行的國家權力的活動及其性質,與日本資本稱霸台灣聯繫起來,做了符合實際情況的冷靜而透徹的分析,3、運用了「資本主義化」這個概念,將台灣經濟各個領域資本主義性質的發展對照資本主義發展史的一般規律而加以說明,系統的掌握了台灣殖民地經濟的發展過程。

 

    同時作者也指出本書的侷限性:1、在方法論方面,矢内原未對「資本主義化」這一用語做出明確的定義,就用來分析台灣殖民地社會的經濟面。由於其在「資本主義化」的使用上,以對單一、少數資本家企業的研究,推論到全體的資本主義化,並據此種論述,導致(1)簡化了各地、各企業經營的特殊性,而導致結論的錯誤, (2)在地主階級與小農階級的例子看,以資本主義化的角度,會忽略台灣傳統社會經濟的面向。2、從統治國日本的立場去研究台灣的資本主義化,一方面說這樣的資本主義化是指在台灣的日本資本家企業的發展,同時又忽略了日本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的特殊性來理解台灣經濟資本化的發展。3、缺乏對於日本資本和國家權力之間密切結合關係的內容及其變遷的歷史性意義發展階段的特殊性做深入的研究。

 

    再來是川野重任的《台灣米穀經濟論》。本書補充了矢內原所未觸及的米穀經濟做了拓荒性的研究,並有兩個主要貢獻:1、對肩負台灣殖民地經濟單一農作生產結構之一的稻米經濟,做了詳細的實證分析,2、確實理解了稻米商品交易階段中的不平衡性。而同時也有其不足之處:1、川野在討論台灣的米穀經濟時,由於未對日本資本主義的全貌進行觀察,在理論上提不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2、對揭露台灣殖民地經濟本質的分析顯然不及前者(矢内原忠雄)。作者並認為川野會有這樣的表現,是因為未能將台灣米穀經濟擺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之下加以冷靜而透徹的認識。這樣偏狹的觀點就導致其無法抓住台灣稻米經濟的本質。

 

    最後是張漢裕與馬若孟的《日本在台灣的開墾和殖民政策(一八九五到一九0六年)-對官僚式經營的一個研究》。作者表示,本書對問題的所有認識均集中於認定日本經營台灣的成功,是因為有以兒玉、後藤為中心的英秀官僚企業家。由於這樣的基本認識,使得在解析有關台灣殖民經濟問題時,犯下兩個重大錯誤:1、不僅認為日本在台灣的殖民政策與日本資本主義的階段性發展沒關係,而且鼓吹「日本官僚萬能論」,2、認為統治國對殖民地的經營,只要擁有像兒玉、後藤集團等有才幹的官僚及優秀的政策,就能自然的獲得成功。而沒有對日本占領台灣初期的拓墾和殖民政策,為何需花費十年才能扎根於台灣本地社會加以討論。

 

    作者總結上述文章在方法論上同樣的缺點:1、對台灣與日本資本主義在發展階段過程中的相互關係,或置若罔聞,或加以忽略,2、對台灣的傳統社會經濟結構缺乏認識,因而未將其做為分析對象而納入文中討論,3、站在日本統治體制的立場,亦即只從外部來觀察台灣經濟。由於上述缺點,遂使得對於台灣殖民地經濟的學術研究,迄未超越戰前《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一書之範疇。

 

    本書所使用之原始資料,包括《台灣事情》、《台灣總督府稅務年報》、《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法律第三號》、《台灣文獻》、《台灣省通志稿》等等,包含了當時總督府的官方報告、頒布的律令、稅務紀錄、民間的報紙等種類,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等面向,頗為全面。

 

    在本書正文中,作者試圖補足前面所指出的問題,並試著描繪一個包含經濟、政治與社會等面向的台灣殖民地經濟與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資本入侵之間互動的圖像。在前述處理此問題的幾個認知下,先將日本統治前的台灣傳統經濟的歷史特徵與商品經濟發展的程度加以說明,再進而討論日本帝國主義欲將其資本主義入侵台灣時所遇到的阻礙與其應變過程。這是屬於歷史的背景。接著再從經濟學面向切入,討論經濟基底的農業之衝擊與影響、以及個別資本的活動來討論台灣經濟的殖民地化過程。分從日本資本的入侵本地資本的抵抗來討論,以日本資本的統治及擴張的實際狀況、台灣本地資本的存在情形、本地資本的獨特累積模式、日本的殖民政策、發生民族運動的必然性、本地地主制的變化等,去分析兩者關係。最後總結前五章的分析,在探討台灣殖民地經濟基本特點的同時,也對這些特點及背景對戰後經濟產生的影響提出若干展望。

 

三、對本書的評價

    本書的架構兼顧經濟、政治與社會面,可說是相當完整的設計。在討論問題上,又兼顧了歷史脈絡的理解以及經濟學理對實際狀況中的分析。在史觀方面,也提出以殖民地台灣的經濟為主體,去敘述面對日本資本入侵所造成的衝擊、調適與發展。確立了以殖民地為主體的史觀。雖然在史料使用上有完整性的缺憾,但整體來說,本書對台灣殖民地經濟的研究可說是一個具有指標性的成果。

 

    關於在本書之後,於台灣經濟問題上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我想,就本書所確立以台灣主體的經濟史觀出發,有以下幾個方向:1、對於日治之前,清治、荷治甚至史前原始經濟時期的加以探索,找出台灣經濟歷程的特色及歷史意義,2、就日治時期的基礎,延伸到戰後的經濟發展之影響與變革及其歷史意義,3、在本書指出的歷史意義及特質之上,展望未來台灣以島國存在世界上,所將遇到的經濟問題以及因應之道。

 

日治時期臺灣史的書評,與大家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戴獵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