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對於從狩獵/旱田社會轉變為水田為主的農業社會過程的解讀,認為台灣是屬於「漢人為主的移墾社會」。

也就是認為:台灣原住民本就稀少,又受到大量漢人移民侵入開墾,而使草埔地被搶走闢為水田。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作者提出:

1.避免從漢人血淚史的角度,而試著以土著民族(最早跟土地連結的人群)的視角去思考這些歷史事實。

2.因為台灣在清代是快速成長的移墾社會,而產生「內地化」與「土著化」的論爭。

3.因原住民人口在清末只有十六、七萬,而漢人有二百八十萬。推論混到原住民血統的漢人比例應該不高。

 

 

關於第一點,主要在於平衡長期以來偏頗的漢人史觀(例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漢人為番人帶來文明等等)。

 

 

至於第二點,「內地化」是指台灣逐漸同化(變得相同)於當時的內地(清國)。「土著化」則是指漢人移民逐漸建立對台灣土地的認同。但是在第三點的問題尚未確認之前,以上兩點所指涉的漢人移民的定義與數量有著很大的詮釋落差。

 

 

那麼問題在哪呢?

第三點根據清末的數據紀錄,原住民十七萬比上二百八十萬漢人。推論出本章主要觀點「現今台灣人原住民血統不多」、「台灣是漢人為主的移墾社會」。

 

這個推論沒有考慮到(1)清代對台灣土著的紀錄,受到其有效統治地區、執行紀錄人員素質影響,有不少缺漏、用詞歧視與不夠普及的情況。(2)透過番漢不平等的賦稅與力役、以番治番分化統治,直接間接的迫使平地原住民(平埔族)只能在漢化(降低賦稅)或是做番(重稅、歧視)之間做選擇。

 

 

初期清國禁止漢人移民與原住民通婚,禁止移民進入番界開墾。但由於番田不用繳租稅,許多漢人或騙或搶的不斷佔有番地(見書P.87番界變遷圖)。原住民長期沒有使用文字、沒有財產私有概念,卻得在漢人的遊戲規則下,用看不懂的漢字訂定土地契約。使得原住民的大片狩獵草埔與旱田,逐步而快速的落入漢移民之手。失去土地的原住民,無法狩獵、耕作,還必須承受大量官方勞役。許多原住民地主於是只能選擇成為漢墾戶的佃農或是選擇遁入深山中了。

  

而即使保留了土地,仍然得面對周邊漢移民、漢化原住民(熟番)的歧視(嘲笑他們沒有文明,是野蠻人)。因此大多選擇融入漢人社群,隱瞞自己番人身分(偽造族譜、學習漢字、配合官方歸化政策)。陸續從「番戶」轉變為「民戶」,而在官方紀錄上消失。

 

 

因過度不合理的壓迫,從平原到高山,爆發無數次原住民社群串聯抗暴的流血衝突(例如大甲西社事件、加禮宛事件、獅頭社事件、太魯閣事件、大港口事件大嵙崁社事件、中路開山事件、大庄事件、觀音山事件...)。平埔族群即曾發生許多次族群大遷徙從平原到山地、從西部到東部。

 

後期劉銘傳「開山撫番」更是完全無視原住民的傳統生活領域,原住民若有不服從者,下場就是遭到清軍「破庄滅族」、「喪身滅社」,因此造成許多部落喪失家園、流離失所。

 

 

在上述漢化背景下,到清末的原住民數量,是經過直接間接壓迫漢化/屠殺之後碩果僅存。

要以此斷定台灣原住民本來稀少,而屬於「漢人為主的移墾社會」,實在證據不足。 

 

 崩山八社內部遷徙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戴獵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