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一開頭就開宗明義的指出:『社會文化對人類嫉妒的產生起著主導作用』。點出嫉妒來自於比較比較源於社會文化所形塑的價值觀。也因此,同樣的事件與情境,發生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引起嫉妒與否就必須分開考量,並不具備絕對的通則。

    在米德(M‧Mead)的嫉妒的文化決定論中,認為自尊是否受辱是嫉妒的焦點。並認為嫉妒不屬於正常人的自然防衛機制,是一種非自然的、害怕的人為了免遭侵犯而對他人的防衛。

    沙利文(H‧S‧Sullivan)則提出:從比較而生的不滿足感,變成羨慕。而嫉妒就起源於人對社會與關係的不滿足感。他舉的例子則實際的發生在我身上:甲、乙、丙三人,原本甲跟乙、丙分別是好友。而當乙、丙在甲未參與的情境中建立了新的共同經驗,新的感情連結,於是甲將認為乙與丙的關係比他們個別與甲的關係要好。因此產生的被排擠感,就是嫉妒。而這樣的嫉妒則源於甲的自尊不足,因此將他人看的比自己有價值,而走不出嫉妒的情緒狀況下,只好採取負面的行動,以補償不足的自尊。

    然後提出懷疑性嫉妒與反應性嫉妒兩種分類。並指出懷疑性嫉妒是主觀的,具有幻想的性質。反應性嫉妒則源自於現況、待遇的不滿,例如薪水的落差、階級的待遇等等。通常來說,反應性嫉妒較能自我控制。後續並指出兩種嫉妒也有混淆而難以分辨的狀況,互相之間會彼此影響。並依照開頭的分析試著提出治療的大方向。從本文的分析可以發現到,不論其細節與後續界定,嫉妒的確是現在人類社會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一項嚴肅的課題。很多的社會事件,復仇、情殺、或明或暗的、小至個人之間,大至國與國、階級與階級、族群與族群的衝突,或多或少的根源,就來自於比較、不滿足感,也就是嫉妒。

    然而從文化社會學角度去看,現代的嫉妒現象又是來自於資本主義與私有財產的、感情上則是一夫一妻的獨占性關係。固然資本主義有它的理想性與激發競爭向上發展的特質,是我們所求。然而過於偏向競爭所導致的比較心與不滿足感,同樣導致嫉妒的後遺症,越強大的在社會角落中發作著。而我們社會的反應能力與速度是落後的,尚無力從根源整治這樣的病狀。或是說,嫉妒正是統治者用來利誘與消耗人民力量的利器之一。在感情上,由於物質面的競爭與佔有之價值觀,被套用在對伴侶的選擇與認定上,所導致的比較與不滿足感,同樣引致社會人際關係愈發的混亂。因此有佛洛姆等等學者倡導愛的藝術等解決之道,試圖解決這樣的衝突,想讓社會走向和諧。這也是學生在大學時代後期走向人本主義與社會學、文化學的原因之一。認識嫉妒是這樣的過程中,必須面對與超越的過程與步驟。

 

閱讀電子刊物:《社會心理學嫉妒研究評析》,曹蓉、王曉鈞,中國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5期,2007年9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戴獵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