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天在火車上跟阿鏜聊到的話題

想要把問題釐清 找出可以做為參考的指標~

--------------------

註:本文所指安全感,在需求層次中是屬於第三層,情感與歸屬的需要,因為如

    果缺乏情感的歸屬,所產生的自己與世界的隔離感,即導致不安全感。

 

第一種假設:

假設人的安全感是需要從零或是少許,去逐漸成長的狀況

那麼成長的環境需要獲得足夠的支持(安全感)

讓人有機會在安全的環境支持下 發展自己心中的安全感。

 

也就是在自己心中的安全感成長茁壯的過程中,

初期是需要依賴外在的安全感去支持與保護的。

 

第二種假設:

或是說 每個人心中本就有一定強度的安全感,

是來自於在母親腹中時的感知經驗。

只是在出生之後受到的對待,而削弱或增強了那樣的安全感。

 

如果會因為在腹中跟出生後巨大的安全感落差,

再加上無行為能力所遇到的挫折。

而需要被人工方式重現如在腹中時的安全感,

以避免巨大落差導致安全感喪失。

 

那麼,不管是哪一種假設,在馬斯洛需求理論的位階上,

在人格發展的過程中,

“”是否被提供足夠的安全感””都是影響極大的條件。

 

那麼,當小時候被對待的方式已經影響了現在的自己。

我們又可能有怎樣的方法去建立自己的安全感呢?

 

是否也需要先依賴外在的安全感的支持,

在有充分安全感的環境中,

慢慢去發展自己內心的安全感(自信心)

 

還是有可能不依賴外力,直接發展自己心中的安全感(自信)嗎?

 

具體上又有哪些方法、會遇到什麼阻礙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戴獵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