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民進黨的永遠大老-黃信介前傳,葉柏祥,台北,月旦,1994

 

一、作者簡介

    葉柏祥,一九五九年出生於台灣嘉義縣。新聞科班出身,擔任「大學雜誌」主編、「台灣時報」記者、採訪組副主任、「亞洲週刊」資深特派員、「台灣日報」撰述委員、政治中心主任、副總編輯、副總主筆、總主筆、「美麗島新聞網」總主筆。負責「台灣日報」社論撰寫,同時以「費邊社」筆名撰述「觀察站」專欄,受到讀者的歡迎。

  曾在名廣播人章天君與阿生主持的「台灣人俱樂部」、林明正的「台灣心情」等候廣播節目中,開闢「費邊社時間」,解剖時事走向,民眾口耳相傳。著有:「翁大銘前傳」、「黃信介前傳」(月旦出版)、「台灣廟公連戰傳奇」(希望出版)、「台灣來來熱門行業—大眾傳播業」(永汀文化)等書。

 

二、選書原因

    在總圖來回逡巡,尋找著台灣政治文化史要讀的書籍之時,心中的標準,是想要找本盡量有代表性、架構夠完整的書籍。但是又不喜歡教科書式或者學術論文式的書籍。因此當看到這本《民進黨的永遠大老-黃信介前傳》之時,心中就浮現「就是它了!」的歡呼。

    黃信介,這個每年總會聽到一兩次,總統也要去祭拜紀念的人物,究竟是何方神聖?說他是台灣民主化的推手、甚至被稱為「信介仙」、「元帥」。種種傳奇神秘感都讓人對其人其事充滿好奇與憧憬。既然有這個機會,那何不趁機好好瞭解一下這個傳奇的台灣人、台灣民主的前輩? 恰好這本書的寫作是傳記文學,也不至於枯燥乏味或是一味褒獎,而兼具了趣味性,我想這是嚴肅內容的書籍資訊要普及化所必須具備的重要元素。

    翻閱了推薦序與前言,更覺此書此人正是台灣現代政治文化的一塊縮影,雖然不是很普遍的例子,而是一位特出的人物。但幾十年來台灣的政治文化,正是由此人與其身邊的戰友與政敵所一手打造!那麼此人又是如何的性格、具備何種信念、用什麼手段,在塑造與影響著台灣政治?在國民黨戒嚴體制下做抗爭,又是如何能生存下來,把局面做大?這些疑問,也正式吾人現今面對一黨獨大的現狀,欲突破困局所需要了解的。故選此書。

 

三、內容重點

    本書以民進黨大老黃信介先生為主題,以混跡江湖的比喻來形容他的政商生涯。性質上不是一本歷史傳記,反而像是小說一般的行文與編排。內容描述上引用了許多黃信介本人的發言,突顯出其個性以及特質。另一方面也著力於人物的側寫,透過其身邊友人的發言與評論,加上作者對黃信介做了近身的心境揣摩。使得黃的個性、思維、心路歷程一一呈現,整個過程讀者彷彿就像在看一部電影一般。雖然口吻像是武俠小說,但該提出來的資訊也適時出現,是兼顧了閱讀上的趣味性以及腳色本身的傳奇故事性,再盡量確保內容的準確度後,所寫出的作品。使讀者在充分融入劇情的情況下,能夠體會台灣的民主發展歷程,以及一個搞政治之人的心路歷程。

    至於在參考前人研究方面,由於此書是傳記形式,加上描述的人是位政商關係複雜的人物,有些也算是私人隱私。因此沒有列出參考資料,或許作者亦有其他考量。書首有數頁黃信介先生及其家人的照片以及說明、書末則有附錄黃信介的年表以及重要言論,包含書中曾引用的段落。提供了原始資料供讀者做完整的參考。

    全書篇幅主要按照時間順序逐步鋪陳黃信介的出身、成長歷程與人生的轉折。前兩章是家世背景以及求學經歷,在一開始就點出他是一個很幸運的人,並用算命先生的實例,點出他是有天命保佑的,以後會做到大官。在日本求學時也是因為幸運中了彩卷,才有機會盡快回到家鄉。

    三到六章則在敘述黃信介從為人抬轎助選一陣子之後,自己助講也講出了一些名氣,但轉為自行投入選舉的因素卻是因為妻子的誤會,將報名參選單填好幫他送去報名。這點或許是真的,但也不排除是黃或是作者。為了塑造他的非主動踏入政界之狀況所特別強調。但對比往後黃的重要抉擇時之心路歷程,也有可能是真的如此。令人感慨若是少了這個分歧點,少了這個意外,台灣的民主會如何進展?(學生評語)

    市議會既然表現出色,到了要選立委時,感到市議員權限太小的黃信介,自然選擇投身立委選戰。選上之後,在立法院中也結交了許多黨外的同志,以及所謂的老賊(萬年立委)。這正是黃信介與此時黨外人士的不同之處,即使是與他政治信念不甚相同,甚至背道而馳的人,都可以結交,並有不錯的交情。這也正是他的個人領袖魅力之展現吧。

    從黨外聯合助選團的組成,到美麗島雜誌所形塑出的美麗島政團。黃信介的身邊開始聚集一些各自有才能的夥伴,逐漸把聲勢做大了。此時可算是黃人生的第一次顛峰吧。

    第七章到第九章,則是其人生一大轉折與歷練。就在他人生的巔峰時刻,卻因為一次失控的群眾運動而成為階下囚。美麗島事件在當局的恐懼與需求下,被塑造成暴動與顛覆國家。而名義上的領導人黃信介,自然必須加以懲處。諷刺的是,也因為政府長遠的眼光以及發展路線的選擇,黃逐漸被正常對待,準備有需要時放出去做溫和的反對運動。除了慶幸這個關鍵抉擇及黃的好運道之外,也感嘆人治社會的不確定性。

    第十到十二章,主要敘述黃信介人生的第二到第三個高峰。從獄中放出來之後,利用其為民主坐牢的悲情政治資本,加上其過人的魅力及政治手腕。將民進黨大鬧一番後入黨。並奪下黨主席之位,還推動了國會全面改選以及地方包圍中央,可說是著實的大幹了一場!更因為與當時逐漸坐穩總統寶座的李登輝理念近似,都主張溫和改革,因此共同譜出一段執政在野分進合擊促成台灣民主化的另一里程碑-總統直選。

    雖在黨主席連任一戰,黯然敗退。但其憑藉的政治聲望以及金錢資源,卻仍然持盈保泰,蘊藏著極大動能。於是當舞台出現,其獨特的政治眼光以及勇氣,選擇投入花蓮立委選舉,並成為首位民進黨籍的花蓮立委。當時打出的旗號「元帥東征」,也可看出他在黨內的地位與重要性。本書敘述的時間軸大約就停在這裡,一九九三年,六十五歲,是為前傳。

    十三章則敘述他在民進黨內,以及與昔日並肩戰友們,其實除了檯面上的合作同志關係之外,是有著競爭意識的。互相之間的政治理念之差異、做人性格的摩擦、以及選舉恩怨,這些都造成了政治人物之間互動的緊張關係,有時是阻礙,有時卻是助力。但也可看出黃在處世性格上的一些缺憾,一些信介仙屬於「人」的面向。

    十四章則敘述了黃口無遮攔、常失言的「習慣」,卻無傷其領袖群倫的大雅,以及過去美麗島雜誌時代,五人小組走上分歧。其中的原因以及眉角何在。而敘述其是否參選總統的段落,則讓讀者很深刻的認識到這個人的性格以及權術,是很精采的性格側寫。

    十五章在出版當時應是本書的一大魅力之處,探討了政商勾結的關係。敘述黃從踏入商界開始,雖然連連失敗虧本,但累積出來的商界人脈卻穩穩的堆疊。到其從政後,便發揮了極大助力,源源不斷的資金挹注,幾乎可說是其從政最大的本錢與後盾。也提到與其翁大銘的關係,可說是段台籍政治人物與外省幫互動的正面例證,也是政商互動的一種模式,台灣政商界的一種縮影。在這裡,我們又看到黃的另外一面,這種典型台灣人的一面或許才是讀者所熟悉的。也或許有些人像我一樣,對於信介仙的尊敬之心打了折扣。然而除了搞政治的現實面本為如此,舉世皆然之外。更重要的是,信介仙有其一套分寸,去拿捏政與商之間的互動份際。正如同從事反對黨領袖一樣,他是為自己這方盤算利益之後,在有尊嚴調整自己姿態去與對方接觸的。並非有些沒有骨頭的政客,直接屈服於利益之石榴裙下,這才是真正令人佩服的地方!

    十六章,最後敘述了他的男女關係以及與家人的互動。他是個風流多情的男人、虛榮浮誇而有魅力的歐吉桑,也是個精打細算極其現實的政治買辦。更是個寵愛子女的父親。這樣的性格有其魅力之處,也有其不足而遺憾的地方。或許,他的一生本就不適合只為了一個家庭奮鬥,而是生來為台灣民主打拼的吧!

 

三、對本書的評價

    本書在架構上的設計有其特色,為了兼顧敘事的流暢度,避免讀者混淆事件年代,便利融入故事情節。前十二章採取順敘法,按照時間軸線逐一敘述故事進展。但在各章的小段落,卻又做了一些倒敘補敘的手法,用來補足前因後果。又不至於造成混亂,其中的拿捏功力可謂熟練。

    十三到十六章則就其恩怨、權術、財富、情感等面向加以說明。從種種側面去描繪顧及本文主軸無法多加勾勒的黃信介其人。進而在讀者面前雕塑出一個立體的黃信介,讓人有如同與其人相處之感,整體來說是個成功的架構。

    在敘述手法與觀點上,作者雖以正面敘述為主,但加上在一些段落之後的作者小評,以及並陳了有別於正面思考的資料。這就使得整體內容更加的人性,也更如實的呈現了黃信介其人,不至於淪為造神的作品,這是值得讚賞的。

    閱讀本書,從其中窺見了前輩們所處時代的艱險與不確定性,一種人治的社會躍然紙上。而要有怎樣的身段,才可以在局中產生變局,除了有能力、眼光,運氣也是一大指標,最重要的則是彈性。同時隱隱浮現的,還有台灣人的性格,包含恃從主義、重現實(金錢)、虛榮、喜愛權力、怕死、好鬥等等。這些台灣人的,尤其是台灣的政治人物的性格,可說是代代相傳、歷久彌新。以致於我們今天還是可以實地體驗政治的許多負面觀感。但這樣的參考與比較,是否也告訴我們:政治的本質就是如此,這是人性的合理展現,重要的反而在於,如何去調和這中間的極端。或許這就是民主政治強調監督制衡的道理所在。

    要說台灣未來政治發展上,令人有所期待的可能性的話。或許就是要解決本書所提出的問題:錢與權、普羅大眾與私利財團、理想與現實。而這些問題要解決,除了期待監督立法,更應該從教育下手。從公民素質開始改變,讓社會越來越值得我們期待。

 

 台灣政治文化史的期末書評,與大家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戴獵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