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料走了 下游廠商跟著瓦解


政府將石化業列為ECFA第一批協商開放的早收項目,此舉對下游上萬種產品造成影響。
紡織、染整原是台灣產業強項,但在簽訂ECFA之後,榮景恐逐漸凋零。


記者陳曉宜/調查採訪

台灣兩大石油公司─中油和台塑,不僅供應汽柴油,其更大一部分獲利在於生產輕油二次加工原料,包括聚酯化纖、乙二醇、純對苯二甲酸酯等石化產品原料,提供下游製造商做成鞋襪、成衣、皮包、雨衣、泳衣、塑膠袋等上萬種產品。

而今政府強調石化是第一批協商開放的早收項目,有利石化業將產品原料以零關稅的方式進入中國,業者盤算的,還包括未來石化原料可從中國轉進東協其他國家,預計總獲利可超過兆元;為安撫下游業者,政府也掛保證,下游產品暫不開放,鞏固內需市場。

這帖台塑等大廠到中國獲利,下游小廠維持在台灣生計的對策,看似一舉兩得,實則不然。

彰化縣社頭織襪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蕭銘棋說,織襪產業需要棉花、化纖兩種主要原料,石化原料無條件前進中國後,台塑、中油等二級加工化纖原料,一定會優先大量供應中國所需,「它量大嘛!出貨當然先出量大的廠商,台灣量太小了,深圳一個織襪工廠的產量是整個彰化社頭的一半,我們怎麼跟人家比」。一旦化纖原料先出口中國,台灣廠商購買原料不易,價格可能不降反升。

中國「無三貴」 打死本土產業

蕭銘棋說,中國簽ECFA,只要是上游產業他們都歡迎,因為原料過去,台灣下游廠商找不到原料,整個產業鏈就會跟著過去,「原料走了,台灣下游廠商也會跟著完了」。

他表示,與中國相比,台灣成本就是壓不下來,因為台灣有「三貴」,原料貴、人工貴、設廠土地成本貴。簽ECFA後化纖原料大量供應中國,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許多襪子接單工廠會選擇在台灣接單、中國購料、中國加工、台灣出貨,台灣產值看似未減,但真正產量是在中國,而台灣整個產業鏈卻因上、中游出走而斷裂,「台灣下游加工廠根本賺不到錢」。這對彰化社頭地區八成以上是沒有接單能力的代工廠而言,將從此斷炊。

ECFA騙局 拐走原料與技術

成衣業者、國鐿貿易總經理洪國凱也說,成衣要的化纖原料就是用來紡紗,紗再做成布,而每個紡紗廠有多少原料配額是固定的,現在因中國對化纖原料需求量大,已有台灣的紡紗廠乾脆不紡紗,把配額直接賣到中國,賺得都比自己紡紗多,所以現在不只欠棉、還欠紗。等ECFA一簽後,不只配額賣到中國,連紡紗廠都會直接前進中國,「到時台灣要紗還得從中國進口」。他指出,「中國就是要原料、要技術,不要產品,台灣政府不要被騙了!」

洪國凱說,中國原本即有勞力優勢,現在成衣原料全去了中國,織布、染整工廠也會跟著過去,台灣成衣接單工廠也只好在台灣接單、中國代工,台灣成衣產業鏈就此斷裂,所謂「原料先開、製品後開」的傳產保護政策根本是騙人的。政府只說,簽ECFA後,石化業將獲利上兆,卻沒說,原料走了,對石化相關製品業者長期而言是受害的,ECFA能簽嗎?

 

轉錄自 自由時報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戴獵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